怀音考试网将跟大家是介绍关于教育部发布高考前提醒的,希望可以帮你解惑。

高考试卷什么时候公布?

高考试卷什么时候公布?

为该场考试结束后发布。

考生答卷在统一评阅前,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拆封。考试期间,各级考试机构应安排昼夜值班,值班电话应在考前告知上下级考试组织机构。遇有失密、泄密、大面积舞弊等重大事件,须立即报告省级考试机构、教育部考试中心并转报教育部考试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

考试结束后,省级考试机构须按要求立即将考试情况书面简要报告教育部考试中心。考试信息未公布前按国家秘密级事项管理。各级考试机构要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保证考试信息的安全。考试信息由教育部或省级考试机构向社会公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考试信息。

扩展资料:

高考的相关要求规定:

1、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在印制过程中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如需变更,必须经教育部考试中心批准。

2、全国统考的科目和时间,由教育部公布。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考试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考试时间安排一致,有关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应报教育部备案后再向社会公布。

参考资料来源: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的通知

高考前50名的分数要屏蔽,原因是什么?

高考前50名的分数要屏蔽的原因是减弱炒作高考状元的现象。

1、教育部三令五申,各地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明确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得对学校中高考情况进行排名。

2、近些年来很多商家利用省高考状元、市高考状元甚至县级高考状元的噱头来炒作。这样无疑会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所以教育部为了杜绝这种乱象的发生,会在高考查分系统采取技术手段进行屏蔽。目的也是为了让那些不良商家对高考状元无处可寻,从而对那些高考状元追捧的人现象起到降温作用。

扩展资料:

上面提及的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是教育部十项严禁中的一项,完整的教育部十项严禁如下:

1、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

2、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

3、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

4、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

5、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

6、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

7、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8、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

9、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10、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部十项严禁

教育部称高考录取不存在内部指标,还有何重要提醒?

教育部除了提醒高考录取不存在内部指标,还提醒部分办学机构打着学历教育的幌子,实际招收非学历教育学员。

教育部表示,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或中介故意混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区别,以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合作办学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部分办学机构打着学历教育的幌子,实际招收非学历教育学员。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不同的招生类别,其入学条件并不一样。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学生须通过高考招录。上述所谓的“录取通知书”不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入学”后也不能进行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更拿不到普通高校的毕业证书。

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

高考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家长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态,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等方式,假冒高校招生人员、校领导亲戚等,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低分高录”“补录”等实施诈骗。

据了解,教育部“三十个不得”禁令中明确提出不得擅自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或调整高校招生计划,不得无计划或擅自突破计划规模进行招生或违反计划管理要求调整计划,省级招办不得违反投档工作程序或在政策之外降低标准向有关高校投放考生档案,不得违反规定的招生程序降低标准录取考生、拒绝录取符合条件的考生。

因此,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花钱能买大学名额”的诈骗信息,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切勿轻信蛊惑,以致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