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怀音考试网将带你认识并了解禁止公开学生成绩,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启示。
中小学不得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名次,学生该如何知晓自己的学习现状呢?

国家规定中小学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但没说不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班级学校所处的排名。
中小学教育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以中考、高考为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以应试演练为主,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好坏与综合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在学校里,教师会将学生的排名张贴在班级公告栏,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使学生在中考、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把握更大。
但是,教师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和名次,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对一些内向且成绩偏低的学生,这类学生会因为自己的成绩差、排名低而感到羞耻,渐渐地会厌恶学习,更有甚者会产生抑郁症。即便不会产生心理方面的疾病。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也容易在学生之间形成不良的攀比风气。学生和学生之间总是以成绩高低互相贬损,这在中小学课堂上已经成为常态,必须要加以解决。
正因为公布学生的个人考试成绩存在种种弊端,国家才会明令禁止中小学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国家禁止的是在班级上、在学生群体中公开考试名次,单独给学生家长发短信“汇报”考试成绩和名次还是可以的。或者把家长请到学校来,面对面地开展座谈会,聊一聊孩子的学习,这能让学生和家长清楚知道学生的学习现状。
其实,不用参考考试成绩和名次,学生一样能知道自己的学习现状。如果这段时间精神很差、在课堂上老是打瞌睡、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在课后不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那自己的学习现状肯定不好,这是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可以感觉到的。相反,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非常感兴趣,在课堂上非常主动地回答问题,那学生的学习现状一定会非常好。
比起如何让学生知晓自己的学习现状,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意义。教师应当结合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各种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自然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得到提升。如此一来学生便不需要考试成绩作参考,平日里踏实的学习就是他们了解学习现状的最好“媒介”。
有的老师喜欢在群里发学生成绩和排名,这样做好吗?
班级分组分配成绩是违法的。教育部禁止公布学生成绩和学生排名。教师不遵守纪律是违法行为,师德缺失。要知道,学校教育只是一个人成长和成功的经历,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要知道学习的前提是智商,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教育上成功。我们应该接受个体差异对教育成就的影响。孔子的弟子有3000人,但成为人才的只有70人。同时要清楚,这种公布分数甚至论文的行为,恰恰证明了老师的绝望和歇斯底里。
首先是违反规定。教育部门严禁在家长小组公布学生成绩。如果老师坚持这样做,是违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的。教育行政部门之所以规定这个肯定是有道理的,而且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成绩不理想学生家长的反对。
侵犯学生隐私。虽然有些人公布学生成绩看起来很自然,但这种做法由来已久。老师会在家长会上把成绩贴在黑板上或者放在大屏幕上,让每一个家长都能看到自己孩子和班上每一个同学的成绩。考得好的父母骄傲,考得差的父母觉得抬不起头,显得心虚。其实成绩真的涉及学生隐私,公开真的不合适。
那么,作为监护人,父母难道没有权利知道孩子的成绩吗?答案是肯定的,肯定有。我该怎么办?我们学校通常的做法是把学生个人成绩分发给家长,同时会注明全班最高分和孩子班级排名。如果家长再沟通,那是你自己的事,学校不违规。有时候会给成绩编号,把专属的数字告诉家长,让家长知道孩子各科的学习排名,知道差距。
因此,既然不允许,教师就应该注意,采取适当的形式与家长沟通至于真的关心成绩的学生和家长,会单独问老师的